PS: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,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,現(xiàn)在就搜索微信公眾號“ra”并加關(guān)注,給《鷹揚(yáng)三國》更多支持!
皎潔的月光下,一處深幽靜謐的庭院中,小亭流水之前,一位文士正怔怔的瞧著面前案幾上的酒樽,默然無語。
那文士其實已是遲暮之年,然而凄愴的月色下,卻依然映照出他的豐神俊朗,令人完可以想象出他昔日年少時的玉樹臨風(fēng),盡現(xiàn)出那份與眾不同的瀟灑不群。
良久,他微顫著伸出手來,端起面前的酒樽,卻沒有舉樽入口,而是緩緩將酒水灑入案前泥土之中,口中低低道:“甲兄先去,乙老又逝……你們怎能獨(dú)留我一人茍且偷生?魂兮歸去,心兮死矣!”
兩行淚水緩緩劃落腮邊,他有些哽咽道:“而今國賊亂政,社稷崩毀,我卻又何處尋覓知已之人共赴國難?”{無錯}.[
他猛然將酒樽在案上一頓,慨然吟道:“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遠(yuǎn)。仁以為己任,不亦重乎?死而后已,不亦遠(yuǎn)乎?”
寂靜的黑夜中,突然“啪啪”掌聲響起。
“誰?”那文士面色一變,厲聲道:“出來!”
嬌笑之聲傳來,一個柔美的女聲道:“義父休怪,女兒不過是聽到義父的慷慨豪情之語,不由自主的衷心贊嘆罷了!”
“是你?蟬兒!”那文士似乎松了一口氣,淡淡道:“為何還不安寢?卻來此偷聽為父自語!”
一個纖麗的身影于柔和的月光下分花拂柳而來,在那文士案前毫不客氣的相對而坐,微笑道:“義父說哪里話來?女兒蒙義父收容之恩,怎能不一盡孝道,為義父分憂?”
“哦?”那文士不動聲色的側(cè)身持杓,打算為自己再次斟上一樽美酒:“那么蟬兒可知為父心中憂苦?又打算如何為父分憂?”
“義父似乎正在遙祭故友?”那清麗的女子搶過文士手中酒杓,為他斟滿酒樽:“義父才情高絕。名滿天下,卻不知是何等高潔之人,竟能令義父如此悲凄?”
“那是兩位良師益友……為父與他們相比有如熒光之比皓月,怎可相提并論?”那文士低低嘆道:“英才早逝,機(jī)不逢時……你還年輕,不會懂的!”
“義父太謙了……若他們當(dāng)真如此出色,又怎會機(jī)不逢時的逝去?”那女子輕輕一笑:“要女兒說,他們還是不及義父的沉穩(wěn)老練!”
“休要放肆評論!”那文士驀的沉下一張臉來:“你知道什么?”
“好好好!算是女兒不知輕重!”那女子俏然起身,掩口笑道:“為了向義父賠罪,便再由女兒獻(xiàn)上一曲劍舞助興如何?”
一支細(xì)長的利劍現(xiàn)于她的纖掌之中。精妙絕倫的旋出幾圈光影,瞧得那文士怔然不語。
“怎么了?”那女子有些不解道:“父親前日不是對女兒的劍舞贊不絕口嗎?今夜倒似乎有些索然無味呢!”
溫馨提示: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書目,按 ←鍵 返回上一頁, 按 →鍵 進(jìn)入下一頁,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(xù)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