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(jù)后世的宋史史書記載可知,終其大宋一朝,除了太祖雪夜駕崩,不明不白的宋太宗趙光義燭影斧聲噬兄奪權(quán)之外,大宋未有過流血的奪宮之變,政權(quán)交接較之于其它朝血雨腥風(fēng),父子、兄弟手足殘殺奪大位,要相對平靜文明有規(guī)矩的多。
至于徽宗一朝,徽宗退位后,正是這位太子趙桓繼位,是為欽宗,并不是其它什么皇子繼位。
徽宗欽宗權(quán)利交接時也較為平穩(wěn),不像其它朝什么玄武門之變或者康熙時九子奪嫡般充滿血腥與暴力。兩宋三百多年,都沒發(fā)過什么過激的流血的權(quán)利爭奪政變。
這相較于其它王朝,簡直是個童話般的夢幻。
這人是太子,這么一說,這氣息平庸之人便是日后的欽宗皇帝了!?。。?!
真想不到這狀態(tài)不在線的發(fā)言之人,竟是太子??。。∵@便是將來北宋的最后一位皇帝!?大宋史上第二最悲慘皇帝?有很大一部分是替老爹背黑鍋。
楊云搜腸刮肚,所憶不錯的話,記得后世史書所載,欽宗皇帝登基時的情景是:金人大兵圍攻汴京城,徽宗皇帝準(zhǔn)備不足,一時氣惱,氣結(jié)于身,龍體有恙,急火攻心,一臥不起,速召太子入宮,下詔將皇位禪讓于太子。
太子趙桓是在哭哭啼啼極不情愿下登得帝位的……。
只是朝代更迭后,每一朝統(tǒng)治者都會重新修史,都把前朝事情描述成有利于自己統(tǒng)治的一面,故意把末代之君寫的暴虐一些或者無能一些,這也是常有的事。
是以,也不知這后世史書所載,這趙桓登基的情景有幾分是真幾分是假。
反正史書所載的欽宗皇帝,皇帝哭哭泣泣極度不情愿登帝位,一看便是一個沒擔(dān)當(dāng)、遇事沒膽氣極度懦弱的皇帝。社稷江山落在這樣的皇帝手中,遇到外有強敵,江山不遭淪陷才怪!
徽宗皇帝其實也好不到哪里去,楊云記得史書所載欽宗是哭哭泣泣極度不情愿中登上帝位的,徽宗雖不是這樣,但徽宗出生和當(dāng)皇帝都極據(jù)特別的說法。
傳言神宗皇帝曾夜夢南唐李后主來投身宮中,沒過多久,徽宗作為神宗第十一個兒子出身。徽宗從出生到長大,便表現(xiàn)出了與其它皇子望塵莫及的天賦,對筆墨丹青詩詞歌賦有非凡的造詣,是少有的才華皇子。
神宗皇帝忌憚夜夢南唐李后主,還曾刻意疏遠徽宗皇帝,將他當(dāng)作一個閑散王子待之,在政治上一直冷落自己這個兒子。神宗皇帝駕崩,將帝位傳給自己的第六子,是為哲宗,料想這樣以來,自己這位頗有南唐李后主風(fēng)范的兒子總不至于禍害到趙家江山。
誰知人算終究敵不過天算,哲宗皇帝在位僅三年,年僅二十五便駕崩,英年早逝,膝下無子,最終趙家帝位經(jīng)過層層角逐,還是落在了自己這第十一個兒子手中,好像一切都逃不過天命。
總之,這樣修史,給人世變遷蓋上了一層宿命論,世上之事冥冥之中都有定數(shù)。
楊云正思索著前世所看的雜七雜八的正史野史資料,還來不及細想,只聽惲王趙楷又是道:
“誠如皇兄所言,我大宋乃天下中樞,萬國之尊,萬國之表率?;市炙哉?,金鑾殿上,乃父皇坐朝之地,朝臣聽宣之所,天下中樞之中樞,萬尊之尊。
溫馨提示: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書目,按 ←鍵 返回上一頁, 按 →鍵 進入下一頁,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(xù)閱讀。